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陈仕彬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动态】《百货商业》报道:大道堂主——陈仕彬

2014-01-07 09:55:07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
A-A+

  读其画,思其人,品其文,忆其行。陈仕彬谦谦君子的儒者形象和平易的待人接物,都符合人们对对艺术家一一尤其是以中国书画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家——的印象,回望陈仕彬的人生之路与艺术之路,如同中外诸多大师一样,他也育过化蛹为蝶的蜕变历程。
  陈仕彬老家川黔边地的叙永天池古镇,那里古朴的民风,灵秀的山水,更重要的是,历史上,杨慎、朱自清、吴芳吉等文化大师都曾在此勾留,并写下过不少诗文。正如曾来德在评论陈仕彬时说的那样,出过大师的地方还要出大师,有过“杰出人物的地方还要出杰出人物。教师子弟陈仕彬,幼年失恃,身为长子的他,出于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的考虑,十多岁时考进了补贴较厚的叙永师范。许多年过去了,当陈仕彬回首往事,他还深深地记得,正是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学校里,他遇到了几位良师:钟佛履、牟于天、彭正明,特别是在其语文老师李其津家中,他惊奇地看到了满壁名家书画:张大千、谢无量、余中英……这种震撼如同阿里巴巴闯进神秘的地下宝库,满眼绮丽,目暄神谜。正是在叙永师范,陈仕彬立下将追随艺术一生的宏愿。
  五彩纷呈的画坛书坛文坛,其实也是一个个声音重叠的喧嚣世界,在声音重叠的世界里,每一个人都企图发出自己的声音,但每一个人的声音都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。因而重要的是,如何让自己的声音与众不同。从这一点来说,陈仕彬一直坚持的独立艺术家的立场便深得人心。艺术家之独立,首先在于思想的独立,若无思想的独立,独立便无从说起。纵观他的画作。体现了中国画的崇高境界。即尺幅之间所寄托的博大辽远而又遗世独立的心灵世界。审视陈仕彬的画作,从精神层面说,以道入画;从艺术层面说,以文入画;从技术层而说,以书入画。三者相得益彰,其作品便充满灵动大气的画外之思与诗外之韵。
  孰若不信,试举数例。
  《众山皆响》是陈仕彬的代表作之一,是一幅高达6米,宽达2.1米的巨幅山水。这幅雄浑苍茫,震撼人心的画作,取材于他20多年前游历阿坝时饱览的奇山异水,但真正动笔创作却是2008年。惨烈的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那天下午,这幅当时还没有命名的巨幅作品已近尾声,陈仕彬和他的好友、美术评论家刘墨先生正在画室商量为作品题名。这时,他的助手急匆匆上楼告诉他: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了,震惊之中的刘墨突有所悟,建议将作品命名为《众山皆响》,此四字源于南北朝宗炳所谓“抚琴动操,欲令众山皆响”。但以此作为画作之名、则超越了宗炳的本意而有新的发覆——画作取材的山水,正是昔年陈仕彬壮游阿坝汶川一带之所见所闻。高峰雄立,老树盘空的画面透露出一种隐隐的苍凉气象。在这里。悟道者陈仕彬的精神底色是悲悯与悲凉,而冥冥之中的巧合,更让人对命运感到由衷的敬畏。
  《大自然的日记》这个题目,不像是传统的中国画,更像是泊来的油画或者隽永的以大自然为抒写对象的随笔。但它又的确是陈仕彬的一幅设色纸本山水。远观孤峰入云,近看清流绕树,酣畅的墨意之间透露出浑厚与高古,在这里,陈仕彬的精神底色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。作为一个成熟的山水画家,陈仕彬自有万千丘壑隐于胸中,师造化始知天地之奇,师古人则识艺术之妙。早年的陈仕彬曾漫游西部山水(他甚至是第一个将冰川入画的画家),多年以后,当他结庐京华,昔年那些山川风物再次从他的笔下汩汩流淌而出时,便是一个个充满机趣的鲜活世界。
  《山水清气》是陈仕彬作品中深受藏家追捧的力作。这幅8平尺的写意山水,气势雄伟。气象开阔。画面上,壁立千仞的高峰层峦叠嶂。流云山涧,深树野径,一种难以言说的禅意扑面而来。南朝作家吴均在《与朱元思书》中,极写富阳至桐庐一百里之间的山水之美绝,所谓“夹岸高山,皆生寒树。负势竞上,互相轩邈”。如果说这种外在的山川形胜,画家们大抵都能够用笔描绘得出来的话,那么在《山水清气》中,能读出陈仕彬的精神之所在,那就是飘逸与冲淡。或者说,当你仔细把玩这幅山水画时,就像吴均被富阳至桐庐的山水所感,从而生出了“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”的结论一样,陈仕彬的画作所折射出的高妙禅意,同样让我这些经纶世务者,如同听到了奇山异水的召唤:不如归去。
  2013年《百货商业》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陈仕彬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